不想当司机的厨子不是好码农 —— 读《浪潮之巅》
Posted on 2015-03-27 21:45 in Book
暑假加上开学的一段时间看完了《浪潮之巅》,感触颇大 ... 好不容易等到期末放假回家了,记录下一点笔记,希望几年之后毕业的时候还可以坚持这份近乎无知的单纯,老子当年也是一腔热血,准备创业的人 -.-
关于作者
作者吴军,男,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本科)和电子工程系(硕士),并于 1993-1996 年在清华任讲师。他于 1996 年起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攻读博士,并于 2002 年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在清华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期间,吴军博士致力于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特别是统计语言模型的研究。他曾获得 1995 年的全国人机语音智能接口会议的最佳论文奖和 2000 年 Eurospeech 的最佳论文奖。
这是书封面内侧的作者介绍,同时我找到了他在 Google 上的个人主页。不得不说同样是人,同样是学生,人和人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人生就是不停在分岔路口进行选择,而且,根据前面的选择,后来可以面对的选择也是不同的(不知道是否满足马尔科夫性 ...),只是,有的人越走越 nb,而有的人则走偏了,成为了逗 b。大家都是从小学开始,有的人从小就是乖孩子,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 “ 别人家的孩子 ”,学习好,嘴巴甜。什么老师、家长、叔叔、阿姨都喜欢的要死;而有的人打架,跷课,是个 “ 问题王 ”。不过,我觉得小时候还是调皮一点比较好,人生苦短,抓紧时间玩耍才好。借用吴军博士在个人主页上的一句话“ 我不喜欢做什么,由于生命有限,很多不重要的事只好不做了。” 只是,他把节省下来的时间学习,钻研,而我却用来玩,甚至现在还在玩,自责 ing...
貌似扯的越来越远,严重跑题了。对不起我的语文老师啊
总之,一句话,NB 的人各有各的 NB,而逗 B 们大体都有相似的硬伤,比如 IQ or EQ。已经走错 N 次路口的我们还有救,能做的就是学习 NB 的人为何这么牛,然后尽量变得和他们一样牛,至少不再那么逗 B。
浪潮之巅
近一百多年来,总有些公司很幸运地、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站在技术革命的浪尖之上。一旦处在了那个位置,即使不做任何事情,也可以集随波浪顺顺当当地向前漂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这十几年到几十年间,它们代表着科技的浪巅,直到下一波浪巅的来临。从一百多年前算起,AT&T、IBM 公司、苹果(Apple)公司、英特尔(Intel)公司、微软(Microsoft)公司、思科(Cisco)公司、雅虎(Yahoo!)公司和 Google 公司,或许还有接下来的 Facebook 公司,都先后被幸运地推倒了浪尖。
......
虽然对于一个公司来讲,赶上一次浪潮不能保证它长盛不衰,但是,对于一个人来讲,一生赶上这样的一次浪潮就够了。对于一个弄潮的年轻人来讲,最幸运的莫过于赶上一波浪潮。
看完了《浪潮之巅》,作为职业码农,表示收获很大。我对于 AT&T、IBM 公司的认识不再那么肤浅,他们经历的兴衰成败,取得今天的成就是多么的不容易;了解了 IT 领域的罗马帝国 —— 微软公司是如何在十几年间建成罗马的;纵观摩托罗拉、雅虎、SUN、网景等公司的历史,知道了现实中的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为他们与机会失之交臂而扼腕叹息 ...
总结以下:
- 我想通了 CEO 的工资那么高的原因
以前总觉得当 CEO 最舒服了,不用思考那些很枯燥的技术问题,每天开会吃饭就能挣到可观的收入,而且走到哪都受人尊敬。现在明白了其实并不是这样,其实他们的压力更大,当好一名 CEO 的难度很大,他们肩负着更大的责任,他们得设计整个公司的战略,同时对股东和员工们负责,所以高薪是他们应得的。一个工程师在技术上的失误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补救,但是一个不乘职的 CEO 会毁掉一家公司,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的,一旦失去,很难遇到下次。纵观书里面的公司,他们大多经历过低谷和巅峰,当 CEO 决策失误时,有可能导致公司由巅峰走向低谷,甚至破产。这时候,如果遇到一个英明乘职的 CEO,他们可以把公司从破产的边缘挽救回来,比如惠普公司的 CEO 马克 · 赫德,GE 公司的韦尔奇,IBM 的郭士纳等等,而遇到一个糟糕的 CEO,那只能准备关门或者别人来收购了 ...
乔布斯在库比蒂诺市的议会上说他的目标不是在福布斯排行榜上排到多少名,或者有多大的名气,而是想办一家传奇公司,这家公司可以一直长盛不衰,比如像惠普一样。排除他恭维市政府官员的因素,根据《乔布斯传》来看,他看中的的确不是金钱和名利。自从他去世,人们就在不停的讨论苹果公司是不是在走下坡路,甚至什么时候衰败为可以被别人收购的二流公司,一如当年乔布斯离开的时候。作为 “ 伪果粉 ” 但愿苹果还能保持他们的独特的魅力。可见成为一名英明的 CEO 是多么的艰难,CEO 对公司又是多么的重要。
- 计算机工业的生态链
IT 产业是不断变化的,并且有着它自身发展规律,这些规律被总结成为定律(IT Lows)。以前只知道摩尔定律(Moore's Low),最想不通的一件事就是为什么芯片的集成度每 18 个月就翻一番,而我的电脑却越来越慢,甚至不如 n 年以前的电脑。现在知道了安迪 - 比尔定律(Andy and Bill's Low),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微软的系统越做越臃肿,为什么现在的程序员们不像以前那么精打细算了。用户很反感新软件把硬件提升带来的好处几乎全部消耗光,但是,各个硬件厂商恰恰是靠软件开发商用光自己提供的硬件资源而得以生存,否则就没人愿意花钱买新机器了,旧的已经满足需求了。
了解了产业链结构,许多以前想不通的事也就变得顺理成章。自身的知识决定了眼界啊。
- 公司运作方式
在搞技术的人眼中,运作公司,搞金融和财务是一件和编代码完全不同的事,应该有很深的门道在里面,很容易产生一种想法:“ 学技术的人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自闭倾向,我更适合和机器打交道。我不是学管理和财务的,创业、办公司这种事和我绝缘。” 至少以前我一直是这么认为的。虽然这本书在介绍公司制度,运作方式等方面不是很全面也不权威,但是它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 “ 搞技术的人也可以办公司,而且可以办的很好 ”。
科学家在人们心目中一直是带着厚厚镜片,言语木讷,不食人间烟火,在英语中叫 Nerd。其实不然,书中很多我们看到的科学家,都是商业上非常敏锐的人,而很多商业巨子,自己就是科学家。
人的商业知识和眼光不是天生的,需要不断地、有心地学习。Google 早期的时候,创始人拉里 · 佩奇经常一边和我们一起吃饭,一边研究着某个公司的财务报告,一边和我们谈他的体会。Google 不少早期的员工后来成了成功的创始人和投资人,其中包括 Twitter 的创始人威廉姆斯。而佩奇自己也从一个技术专家成长为商业奇才。
一家典型的美国科技公司的成长史,一般都是创始人有着独特的技术或者眼光、点子,和好朋友合伙办一家小公司,然后逐渐成长,自己主动去找风投或者做的足够好,风投主动找他们,然后公司规模越来越大,成立董事会,寻找合适的 CEO,接着就是上市 IPO 等等。不知道在中国办公司是什么样子的呢?以后得多看点别的书,涨姿势了 ...
- 商业模式、公司基因、中国、天使投资
关于创业,书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 “ 商业模式 ”。比如你准备去找红杉资本,对方首先就问你的商业模式是什么,如果在 5 分钟之内还是解释不清,估计也就没有机会了。商业模式一定要简单,不能太复杂。喝多公司的成功其实是商业模式的成功,比如 Dell 的 “ 直销模式 ” 和 Google 的广告商业模式等等。可以说,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就是一台印钞机。
还有就是 “ 公司基因 ”,这个很大程度上由创始人和他们的业务决定的。有的公司基因中就存在着创新,比如 3M 公司,Google 等,他们可以很快的转型,做出更多的产品,保持公司的业绩;而有的公司则天生没有这种基因,比如 “ 蓝色巨人 ” IBM,他们以大型机、系统和服务为核心,很难在 PC 市场获得成功。
作为金融小白,只知道红杉资本,KPCB 等有名的 VC,而国内的则不是很了解了,只知道李开复、薛蛮子、雷军、王啸等人。我们学校毕业没有找工作而去创业的人不是没有,但是也不多。考虑到大环境,我觉得应该还是不错的。作为一个 211,连 985 都不是的学校,而且学校的状况真的是每况愈下,真的替学校捉鸡,毕竟,母校就是一个自己可以随意嫌弃,但是别人不能说一句不好的地方。
因为不想写报告,闲的无聊才写的,没想到我竟然这么能扯。此刻还有大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所谓出生牛犊不怕虎,估计到毕业的时候了解的多了,也就没有那个胆量去创业了,找一份自认为还不错的工作,这辈子就奉献给郭嘉了 ...
想想真的是 “ 我不喜欢做什么,由于生命有限,很多不重要的事只好不做了。”,以后不能再这么浑浑噩噩下去了,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重要的事,坚持做下去,每天进步一小点的感觉其实要比打游戏好的多。